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2.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3.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试点名单
4. 生态环境部: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顺利召开
5. 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6. 工信部: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含绿量,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7.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8. 欧盟:通过“赋予消费者绿色转型的权力”法案,禁止漂绿和误导性产品信息
【行业聚焦】
1. 企业行动 | 中国海油达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全国首单交易
2. 企业行动|依维柯集团与巴斯夫就电动汽车电池回收达成合作
3. 报告发布|汇丰银行发布净零转型计划
4. 标准发布|GRI为全球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提供信息的透明度标准
【碳市场动态】
1月15日-1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 112,950 吨,总成交额8,100,650.00 元。
1月22日-1月2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401,812 吨,总成交 26,844,137.74 元。
全文共467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4家项目开发单位负责人签署了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人碳排放交易机构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重大制度创新。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02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与《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继燃煤电厂、钢铁行业之后,又两个行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也将对全球水泥行业与焦化行业深度治理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两份意见中提出主要目标,即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重点区域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与焦化产能完成改造。
此外,《意见》对两个行业提出四项重要要求: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2)有序推进现有企业超低排放改造;3)统筹推进水泥行业与焦化行业协同减污降碳;4)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环境管理。达标排放是企业的法定责任,超低排放是鼓励导向,对于达到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企业改造的内生动力。
03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1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包括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城市涵盖资源型、工业型、综合型、生态良好型等多种类型,产业园区涉及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试点单位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衔接,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了多领域、多层次创新试点的工作导向和实践要求。开展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聚焦实际问题,明确协同目标、探索协同路径、创新协同管理、引领协同技术,加快形成一批效果好、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案例,将有力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04
1月12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以视频形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塔克、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尼希达作为工作组专题小组组长出席会议并发言,双方对工作组顺利启动予以高度评价,并就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重点合作领域工作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双方商定将按照《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共识,在工作组机制下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交流互鉴,深入开展务实合作。
05
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6年,我国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 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总计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城市不少于100个,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达到12000张。到2030年,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此外,指出重点工作中的强化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支撑:1)研究建立绿色建材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完善绿色建材碳足迹、碳标签及低碳技术评价验证标准体系,研究编制“六零”工厂评价标准。2)探索建设绿色建材碳足迹背景数据库,规范碳足迹评价活动。3)加大绿色建材认证等方面国际合作,推动碳核算、碳足迹等领域互认。
06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2023年,按照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努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绿色动能加快释放,3)能源资源利用更加高效,4)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和举措:1)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减碳。统筹推进工业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2024年计划制定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2)着力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2024年力争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000家,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充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面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3)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准;4)全面推动资源高效利用。2024年主要品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量要稳中有升,完善新兴固废利用体系,力争年综合利用废旧动力电池量达到26万吨以上。
07
1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文件重点内容包括:1)保障新能源和新型主体接入电网。监管电网企业公平无歧视地向新能源项目提供接网服务,开展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推动“沙戈荒”风光基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等接入电网。2)提升调节性电源利用水平。加强电力系统调节性电源常态化监管,采取信息化手段监控。强化政策引导和规范市场,建立合理的电价和补偿机制。并且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市场交易监管。3)有序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加强市场机制创新,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实现新能源发展与市场建设协调推进,更好发挥市场促进消纳作用。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出台绿电交易有关规定,逐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购买绿电需求量大、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难等问题。加快推进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培育绿色电力消费市场。
08
欧盟:通过“赋予消费者绿色转型的权力”法案,禁止漂绿和误导性产品信息
1月17日,欧洲议会全会表决通过“赋予消费者绿色过渡权力”的法案,主要内容包括:通用环境声明和其他误导性产品信息将被宣布为非法,仅允许基于已批准的认证计划或公共当局建立的可持续性标签,担保信息必须更加可见,并将引入新的担保扩展标签。这一法案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误导性营销行为的影响,并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购买选择。主要目标包括:1)更准确可靠的标签。新法案禁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使用“环保”、“天然”、“可生物降解”、“气候中性”或“生态”等一般环境声明,加强对可持续性标签的监管;2)聚焦于耐用性。未来担保信息必须更加可见,并将创建一个新的标签,以更加突出具有较长保修期的商品。
二、行业聚焦
01
企业行动 | 中国海油达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全国首单交易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海油在北京绿色交易所达成全国首单交易,其购买的25万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将用于抵消能源生产环节中的温室气体排放,1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海油气电集团电力业务部门副总经理李劼介绍,目前中国海油有7家控股在运营燃气电厂,每年碳排放量大概在700万吨,自愿减排量可以抵消5%的碳配额。
02
1月23日,意大利卡车和客车制造商依维柯集团(Iveco Group)宣布与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合作,以回收旗下电动汽车搭载的锂离子电池。根据与依维柯的协议,巴斯夫将为依维柯旗下纯电动货车、公共汽车和卡车搭载的锂离子电池管理整个回收流程,包括从欧洲各国收集、包装、运输和回收。巴斯夫将把这些电池机械加工成“黑色物质(black mass)”,并从中提取并再利用镍、钴和锂等原材料。然后,巴斯夫将向欧洲当地的电池行业供应回收后的金属。
依维柯首席供应链官Angela Qu在声明中表示,巴斯夫“在欧洲广泛的电池收集网络和回收能力将帮助我们完成从报废电池到新电池的循环。”
03
1月25日,汇丰银行发布第一个净零转型计划,概述了其实现净零的方法和实现2050年成为净零银行的雄心壮志而采取的行动。对于行业转型,在汇丰的计划中制定了全球经济关键行业向净零过渡所需的关键变化,并表示希望根据实体经济的进展定期审查行业投资组合进展,支持行业转型方法的不断成熟。其所采取的实施方法包括:支持客户与顾客,将净零嵌入到运营方式中以及为了系统性变革而合作。
04
1月25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了GRI101:生物多样性2024,为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问责制设定了新的全球基准,支持世界各地的组织全面披露其对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影响,贯穿其运营和价值链。新标准要求公司提供:1)完全透明的供应链,通常可以报告对生物多样性的最重大影响;2)特定地点的影响报告,包括国家和司法管辖区,以及有关运营地点地点和规模的详细信息;3)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的新披露,涵盖土地使用、气候变化、过度开发、污染和入侵物种;4)对社会的影响的报告,包括对社区和本土群众的影响,以及组织如何与当地团体合作恢复受影响的生态系统。修订后的GRI标准以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关键全球发展为基础,如联合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科学目标网络(SBTN)和与自然相关的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三、碳市场动态
1月15日-1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 112,950 吨,总成交额 8,100,650.00 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 72.33 元/吨,最低成交价 70.67 元/吨。本周无大宗协议交易。
1月22日-1月2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 401,812 吨,总成交额 26,844,137.74 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 74.30 元/吨,最低成交价 70.67 元/吨。本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 239,000 吨,成交额 14,818,00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