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二十大: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
2.发改委等六部门: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3.上海: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4.深圳:印发《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5.黑龙江:印发《黑龙江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6.湖北:印发《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7.吉林:印发《“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行业聚焦】
1. 标准制定 | ISSB确认范围3排放必须披露
2. 碳市场 | 港交所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平台
3. 报告发布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
4. 报告发布 | 生环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
5. 报告发布 | 盛泽发布《盛泽纺织产业气候行动白皮书》
6. 企业行动 | 苹果公司计划在中国启动新的碳中和合作
7. 企业行动 | 康师傅发布国内首款碳中和茶类饮品
【碳市场动态】
10月17日-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4.60万吨,总成交额1,437.73万元。
10月10日-10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8.53万吨,总成交额1,665.36万元。
全文共4951字,阅读时间15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方面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下一步,将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等,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02
10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升级,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支持外商开发绿色技术、设计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科学确定国家重点产品能效能耗限额要求。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做能效、水效等方面的“领跑者” 。
03
10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包括十大行动20个专栏。计划到2025年,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到2030年,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到2060年,上海市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引领国际先进水平。
为确保目标实现:围绕氢能的制取、储运、加注与多元化利用,系统布局研发绿氢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充分发挥上海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集聚优势,开展强化碳市场运行机制研究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互动和循环。开展碳市场运行绩效、碳市场定价机制研究及相关技术支撑体系构建,开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指数、碳保险、碳基金、碳排放权质押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研究,开展碳普惠机制创新和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研究,鼓励数字技术与碳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升国家碳交易平台服务功能等。
04
10月26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对标国际先进,构建综合、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试点示范建设等四个类别共15项指标。在综合指标方面,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单位GDP能耗降低完成国家和省下达任务;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融入产业、能源、交通、建筑、区域发展等相关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做好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中,提升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在试点示范建设方面,全面深化各类低碳试点示范,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近零碳”建设路径,形成一系列集成绿色低碳技术和智慧化管理的新模式、新场景。
05
10月20日,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黑龙江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方案》提出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提升建筑电气化发展水平。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推进绿色低碳建设,推广使用绿色建材。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建立政府工程采购绿色建材机制,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推进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
06
10月17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有序推进水电保护性开发,创新“光伏+”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积极探索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制氢、加氢试点项目建设;推进储能及智慧能源建设。推进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积极发展智慧能源、数字能源,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推动电网、燃气网、热力网与交通网的柔性互动和配合调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5%,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左右。
07
吉林:印发《“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0月19日,吉林省政府印发了《“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发展氢能是丰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径,计划部署六项重点工程,帮助吉林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年将吉林省打造成国家级新能源与氢能产业融合示范区,在氢能交通、氢基化工、氢赋能新能源发展领域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氢能与新能源协调发展标杆和产业链装备技术核心省份, “一区、两轴、四基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氢能资源网格化布局延伸全域,提升通化、白山、延边等地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可再生能源制氢达到120-150万吨/年,建成加氢站400座,氢能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二、行业聚焦
01
10月21日,国际可持续准则委员会(ISSB)发布声明,明确其正在推进的披露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将包含范围3排放披露要求。该决定被认为是公司制定气候战略和披露相关情况的重要里程碑,因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关注公司整条供应链上的气候风险管理和影响信息。
02
碳市场 | 港交所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平台
10月28日,香港交易所宣布推出全新的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致力连接资本与香港、中国内地、亚洲以至全球的气候相关产品和机遇,打造一站式的国际自愿碳市场。
通过Core Climate平台,气候价值链上的企业及投资者可分阶段获取产品信息、购买、交收或注销碳信用产品。平台上的碳信用产品均来自世界各地优质、受国际认证的碳项目,包括避碳及减碳项目,例如避免砍伐森林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林地复育等碳移除项目。
03
报告发布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
10月2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正在关闭的机会之窗》(2022 edition of the Emissions Gap Report: The Closing Window)(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没有可靠的途径实现1.5℃的目标,全球需要在未来八年内以前所未有的水平减少温室气体。
在电力供应方面,供电是减排效果最明显的,可再生电力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在工业和交通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发和部署零排放技术;在食品方面,食品系统约占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一,其重点领域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需求方饮食的改变、改善农场层面的食品生产以及食品供应链的去碳化。
这四个方面的行动可以将预计2050年食品系统的排放量减少到目前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如果继续目前的做法,排放量几乎会翻倍;在金融方面,全球向低排放经济转型,预计每年至少需要4-6万亿美元的投资。政府和主要的金融行为体将需要可靠地转变金融系统及其结构和流程,让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投资者和其他金融行为体参与进来。
04
报告发布 | 生环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2年度报告》)。
《2022年度报告》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五个方面。同时,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2022年度报告》还阐述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的基本立场和主张。中方支持埃及举办一届成功的缔约方大会,期待与各方一道将COP27打造成为以“落实”为主题,以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的大会。
05
10月25日,在第11届盛泽纺织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中国纺织重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联合发布《盛泽纺织产业气候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系统梳理了盛泽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白皮书》指出,盛泽纺织产业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排放总量“先上升后下降”、强聚集性的趋势,并建议盛泽可选强化行动情景路径为纺织产业气候行动路径,规划纺织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29 年实现达峰,峰值水平为121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平台期为2029到2035年,中和时间为2058年,排放量控制在1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下。
06
10月25日,苹果公司(“Apple)发起倡议,呼吁其全球供应链采取行动,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全面实现“去碳化”。
Apple 将评估主要生产合作伙伴是否在与公司碳足迹相关的生产运营中实现去碳化,要求供应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汇报进展——尤其是与公司生产相关的范围1和范围2的减排成果,跟进和审计其年度进程,以决定未来继续合作的供应商名单。
07
10月26日,康师傅在上海正式举办“国内首个茶饮料碳中和路径实践成果分享会”,会上发布国内首款碳中和茶类饮料——“纯萃零糖原味茶饮料”,同时联合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科研机构、企业上下游等起草单位共同推出了两项团体标准,分别是国内首个茶饮料碳足迹核算标准《茶类饮料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和国内首个茶饮料碳中和评价标准《茶类饮料产品碳中和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推出规范了具体减碳路径和方法论,有助于提升饮品行业减碳工作的效率,更高效地实现碳中和目标。
三、碳市场动态
10月17日-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4.60万吨,总成交额1,437.73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58.50元/吨,最低成交价57.50元/吨。本周无大宗协议交易。
10月24日-10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8.53万吨,总成交额1,665.36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58.70元/吨,最低成交价58.00元/吨。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23.83万吨,周成交额1,390.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