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 国家发改委:投资24亿元支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项目建设
2. 国家发改委:加快中平原城市群低碳绿色转型
3. 生态环境部: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发布司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司法政策
5. 上海: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6. 江西: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7. 广东:印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
【行业聚焦】
1. 标准发布 | 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正式发布
2. 报告观点 | 世界经济论坛: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绿色融资140万亿
3. 企业行动 | 携程发布“LESS碳中和计划”
4. 企业行动 | 远景与西班牙开启碳中和战略合作
5. 企业行动 | 伊利与菜鸟开启绿色战略合作
6. 企业行动 | 哈啰完成共享两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开发
【碳市场动态】
7月18日-7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3.51万吨,总成交额1,382.38万元。
7月25日-7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6.17万吨,总成交额2,191.49万元。
全文共4228字,阅读时间13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2022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4亿元,支持各地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减碳改造、低碳零碳负碳、节能低碳技术创新示范、资源再生减碳等项目建设。
该批投资计划坚持“一钱多用”,在充分兼顾地区间平衡基础上,积极服务和支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向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
02
7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陕西、山西、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加强组织实施。《方案》提出加快低碳绿色转型。落实能耗双控和2030年前碳达峰要求,进一步细化节能降碳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低碳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支持西咸新区开展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扩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减排技术应用。
03
7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了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下一步,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一是持续强化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并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二是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力度和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管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是持续强化市场功能建设,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04
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支持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研究发布司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司法政策,妥善审理涉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碳交易产品担保以及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涉碳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纠纷案件,助力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全面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梳理碳排放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权属、新问题,健全涉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用能权交易纠纷裁判规则。研究适用碳汇认购、技改抵扣等替代性赔偿方式,引导企业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绿色升级。
05
7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提高高碳项目的融资门槛,严控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06
7月1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提出了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确定的江西省目标值,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两大主要目标。
07
7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具备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4%左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中有降。到2050年,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立。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意见》指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和应用、碳交易、碳标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共同市场。在绿色低碳技术、清洁能源等方面深化省际交流协作。
二、行业聚焦
01
近期,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简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交所联合举办了“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会议上发布了由上海环交所牵头起草的全国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该标准是首个反映双碳目标下企业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标准,为企业提供了全面刻画企业碳能力的工具。通过将宏观风险、区域风险、行业风险与企业地位分析相结合,形成企业的业务状况意见。通过分析企业的碳资产和非碳资产,形成企业的资产状况意见。
碳资信标准将在以下场景应用。首先,该标准可应用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信托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提供绿色项目评价依据;其次,可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技能降碳目标与绿色降碳体系,作为各级政府评价低碳企业、低碳园区的依据;再次,该标准可应用于相关指数的构建;最后,标准可对接ESG评级体系,为评级提供参考。
02
报告发布 | 世界经济论坛: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绿色融资140万亿
7月21日,世界经济论坛与奥纬咨询联合发布《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从2020年到2060年,预计中国在电力、钢铁、交通、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所需的绿色融资总额约为140万亿元,从目前融资情况来看,每年约有1.1万亿人民币资金缺口。
03
7月27日,携程集团发布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具体措施“LESS·碳中和计划” 。携程承诺,将逐步实现企业自身运营的全面碳中和,与生态合作伙伴联合陆续推出至少一万个低碳旅行产品。同时,通过携程网站、App和门店等途径,全面推广低碳旅行知识,带动1亿人参与低碳可持续旅行实践。
04
企业行动 | 远景与西班牙开启碳中和战略合作
7 月 18 日,远景科技集团与西班牙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西班牙碳中和进程,约定在西班牙建设欧洲大陆首个零碳产业园,助力西班牙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和智能数字技术生态。
本次战略合作将围绕多项重要领域:利用远景在中国鄂尔多斯全球首创的零碳产业园模式,打造零碳动力电池超级工厂、数字创新中心以及绿色电池供应链生态。同时,规划在卡斯蒂利亚 - 拉曼查地区建设绿氢工厂,在卡斯蒂利亚 - 莱昂地区建设智能风电装备基地。
05
7月28日,菜鸟与伊利签署绿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绿色回收和绿色供应链开启全面合作,打造全链路减碳新模式,包括共同建立行业领先的绿色回收新链路,打造高度自动化的碳资产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碳交易等。
伊利与菜鸟启动全面合作后,菜鸟将为伊利提供绿色回收和绿色供应链措施,并利用自身的产业互联网经验、低碳技术及数智化优势,协助伊利及其产业链进行更全面的“碳体检”,更好的进行碳足迹核算、碳资产管理,探索碳交易。伊利也将发挥自身供应链管理优势,协同菜鸟打造从牧场、生产、包装、仓储,到消费、回收的全链路低碳模式,探索绿色产业新经济,共赴零碳未来。
06
近日,在国内众多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哈啰完成全国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碳减排量核算的标准开发。该标准可用于核算全国范围内共享单车及共享电单车的减排量。依据该标准,共享单车的减排量系数(缺省值)为33.88克二氧化碳/人/公里,共享电单车的减排量系数(即“缺省值”)为35.01克二氧化碳/人/公里。据悉,哈啰将每年更新一次共享两轮减排量系数,供行业参考。
三、碳市场动态
7月18日-7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3.51万吨,总成交额1,382.38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58.60元/吨,最低成交价56.00元/吨。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5万吨,周成交额892.5万元。
7月25日-7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6.17万吨,总成交额2191.49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59.00元/吨,最低成交价57.00元/吨。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30万吨,周成交额1827.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