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详情

双碳焦点 |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2024年10月28日

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发布我国首个磷酸及磷酸盐企业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

3.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4.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5.生态环境部: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

6.上海:印发《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

7.内蒙古:出台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若干措施


【行业聚焦】

1.行业动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成立

2.行业动态|颁发我国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

3.企业行动|山东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4.企业行动|贵州落地首单省级林业碳票价值保险

5.企业行动|我国首个十万吨级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示范基地开建

6.报告发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正式发布《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

7.专家观点|赵英民: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8.专家观点|向海平:大力推进交能融合 共驱绿色低碳转型


【碳市场动态】

10月14日-10月18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455,290吨,总成交额346,322,082.19元。

10月21日-10月25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017,713吨,总成交额306,914,922.48元。


全文共5536字,阅读时间17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


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到2030年,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国家、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转,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碳排放数据能够有效满足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管控要求。


0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发布我国首个磷酸及磷酸盐企业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我国首个磷酸及磷酸盐企业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该标准由邦普循环牵头制定,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宜昌邦普宜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宜昌企业参与起草制定。


磷酸及磷酸盐是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的主要化工原材料之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大批量装机,但与此同时,相关行业一直缺乏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企业开展核算工作缺乏依据,不利于产业从粗放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03

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要立足职能定位,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流程管理、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强化队伍建设等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质量。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融资支持。聚焦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碳市场、资源环境要素、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多元化气候投融资、绿色消费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04

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10月1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指导意见》《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山东海阳核电项目5、6号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和选址安全分析报告审评情况。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修订《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有利于加强煤炭生产领域的甲烷排放控制,推动实现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协同控制污染物的环境效益及减缓全球温升的气候效益。要做好标准宣贯解读,推动标准有效实施。要密切关注标准生效后的执行情况,适时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05

生态环境部: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


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等单位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配额预分配、调整、核定、清缴等工作。通知明确了预分配配额、核定配额、配额清缴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以及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数据审核、防范履约风险、强化履约服务等方面。


06

上海:印发《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于10月15日印发《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旨在加快建立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满足电力用户购买绿色电力需求。方案明确了绿色电力交易的经营主体、交易标的、交易周期、交易方式、交易价格和交易结算等内容,交易价格机制为绿色电力交易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形成,明确电能量价格和绿证价格,两者之和为综合价格,且对不同类型绿电企业的价格确定方式和收益分配进行了规定。涵盖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参与条件和责任,以及省间和市内绿色电力交易的具体方式和价格结算机制等。


07

内蒙古:出台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若干措施


10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信厅、能源局等3部门出台《关于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强制消费机制》)。


《强制消费机制》由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核算制度、夯实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工作基础、强化结果运用4部分组成,提出了实施存量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实施新上高耗能项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承诺制、明确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核算范围、避免绿证对应电量重复计算、摸清高耗能企业能效家底、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调度监管、完善盟市节能目标考核制度、强化激励约束8条措施。


《强制消费机制》是继《绿电消费自愿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后,内蒙古在绿电消费方面的又一项改革创新性举措,打出了绿电消费自愿认定+强制消费组合拳。


二、行业聚焦


01

行业动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成立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资环集团董事长刘宇介绍,公司成立后,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将企业打造成为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集团的业务将涉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主要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预计每年废钢铁的利用量将达到2.6亿吨。集团还将推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企业建设回收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推进退役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的高效利用。


02

行业动态|颁发我国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


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联合主办、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承办的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以下简称核证平台)建设推广情况发布会暨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颁发仪式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在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颁发仪式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会长郑朝晖为河南氢力能源有限公司颁发了零碳能源消费凭证,完成了“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从证书申请、监测、核查、核发、认购、交易和消费全流程的闭环。这标志着我国以生物质非电利用为代表的非电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走向市场化,在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03

企业行动|山东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10月15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向潍坊港正式授予碳中和评价证书,这意味着潍坊港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是我国首批成立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之一。前期,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对潍坊港实现碳中和进行了评价,中和期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9010.62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潍坊港通过建设分散式风电系统、应用氢能车辆、推进电能替代和自动化改造等一系列减排措施,并通过使用合格的碳信用对剩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抵消,经测算能够实现碳中和。


04

企业行动|贵州落地首单省级林业碳票价值保险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后,贵州黔南州积极探索实施林业碳票制度,都匀市国有平浪林场于2024年4月16日获得首批省级林业碳票1张,涉及杉木林727.65亩,碳汇总量800.42吨,年碳汇经济总量8万余元,按5年计,经济价值可达40万元,一旦受灾损失严重。而林业碳汇价值保险是以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将由于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合同约定灾因造成的森林固碳量损失数字化,对森林固碳能力修复成本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价值提供保险保障。


近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都匀支公司承保的全省首单林业碳票指数保险落地黔南州都匀市国有平浪林场,森林碳汇风险保障为79626.74元,保期1年。期间,该林场如因火灾、暴雨、暴风、暴雪、洪水、滑坡、泥石流、雨雪、冰冻、霜冻、干旱、林业有害生物以及由此采取的合理必要的施救行为导致保险林木碳汇量减少时,保险公司将按合约进行理赔。


05

企业行动|我国首个十万吨级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示范基地开建


10月14日,中国能建集团正式开工建设我国首个十万吨级,利用风光氢融合生物质,制绿色航油示范项目——双鸭山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示范基地工程。该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208亿元,规划年产30万吨绿色航油和20万吨绿色甲醇。一期建设450兆瓦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一座水电解制氢站、生物质预处理工厂,以及一座绿色航油合成工厂。


项目融合能源、农业、化工、交通四大行业,包括生物质收储及预处理、生物质气化、风光制氢储氢、费托合成航油等多个工艺模块。与成熟煤气化技术相比,由于生物质具有高挥发、高反应活性等特点,其气化技术是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产业落地的关键“卡脖子”技术,目前国内尚无可直接借鉴案例。示范基地项目采用多项全球领先方案,采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氢-碳高效耦合成套工业技术等多项技术,全面实现了柔性风光电力制氢与化工过程深度融合。


06

报告发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正式发布《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


为了系统盘点全球碳中和行动进展,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环境学院王灿教授联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腾讯SSV及众多专家的支持下,编写了《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今年的报告是《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的首次年度更新,在2023年报告的基础上更新完善了“目标-政策-行动-成效”量化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了全球197个国家在碳中和承诺、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国际气候合作等方面的进程,为推动各国深化碳中和转型、弥合全球碳中和进展与《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的差距提供了全面、系统、客观的信息。


07

专家观点|赵英民: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提供了遵循。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其进展显著,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包括《条例》及配套文件,在数据质量管理、配额分配、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等方面取得成果。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认为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成效初显,提升了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发挥了碳定价作用,改善了数据质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重要平台。但仍存在问题,下一步要加强规划引领和制度规范,有序扩围,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发挥市场功能,推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成更有效、有活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08

专家观点|向海平:大力推进交能融合 共驱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认为,我国能源转型成果丰硕,消费结构优化,绿色供给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全球能源革命下,交能融合意义重大,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出台政策支持光伏在交通领域应用、建设充电设施等。虽取得成效,但交通领域电气化率待提高,交能融合仍需努力。未来将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以 “再电气化” 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开展关键技术创新攻关,完善政策标准和市场服务体系,助力可持续交通高质量发展。


三、碳市场动态



10月14日-10月18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455,290吨,总成交额346,322,082.19元,最高价104.60元/吨,最低价100.02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392,000吨,成交额236,993,000.00元。


10月21日-10月25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017,713吨,总成交额306,914,922.48元。最高价104.53元/吨,最低价103.00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700,000吨,成交额169,520,000.00元。


  • 深圳
  • 北京
  • 上海
  • 香港
  • 工作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28号荣超经贸中心812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中国惠普大厦1101-3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00号华润时代广场12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香港中环渣打道3A香港会所大厦16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2021-2024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4380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38号

  联系电话:+86 755 8388 1959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