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详情

双碳焦点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印发;国家发改委公示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技术清单

2024年12月09日

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2.国家发改委:公示《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术清单》

3.国家林草局:着力推动林草碳汇能力提升

4.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开征求《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5.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6.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7.英国:就 2026 年起将航运纳入碳市场征求意见


【行业聚焦】

1.会议召开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

2.会议召开 | 全球首个海洋碳中和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正式启动

3.会议召开 | 工业和信息化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4.报告发布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多家企业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

5.行业动态 | 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举行

6.行业动态 | 中交集团举办内部试点碳交易活动

7.行业动态 | 有色金属行业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发布

8.行业动态 | 国内首张内贸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量证书签发

9.专家观点 | 赵英民: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百万亿级别的绿色低碳投资

10.专家观点 | 陈吕军: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碳市场动态】

11月25日-11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6,385,886吨,总成交额2,547,215,363.03元

12月2日-12月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6,252,148吨,成交额1,579,774,536.08元


全文共6223字,阅读时间19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制定绿色物流重点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支持物流枢纽场站、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开展绿色物流企业对标达标行动。支持开展物流领域碳排放核算及相关认证工作,构建物流碳排放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扩大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研究中重型货车零碳排放技术发展路径。持续推进物流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推动建立船用清洁燃料供应保障体系。


02

国家发改委:公示《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术清单》


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示《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术清单》,涉及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产业、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


其中,节能降碳改造技术包括:真空热管耦合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地热能勘查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铝电解槽低碳长龄复合阴极技术与装备、燃煤电厂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


03

国家林草局:着力推动林草碳汇能力提升


11月26日,全国林草碳汇试点研讨会在云南省宁洱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全国林业碳汇试点情况,研讨碳汇试点下一步工作,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2022年,国家林草局确定了在18个市(县)和21个国有林场,启动全国林草碳汇试点建设。经过两年的试点,各试点单位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一套配套机制,探索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并总结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固碳增汇的模式。目前,各地正持续创新,深化林草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并完善价值实现机制,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碳汇高质量发展模式,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碳汇工作的创新性和综合性特点,林草主管部门主动做好服务和指导、问诊把脉试点工作,为试点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保障。探索林草碳汇应用场景,拓宽价值实现路径,在“生态司法+碳汇补偿”、大型活动碳中和、林业碳汇保险等方面,大胆尝试,积累经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碳汇计量监测核算能力,开展林草碳汇调查与监测评估实践,编制技术标准规范,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数字化、智能化、易操作的计量监测技术。强化森林经营,实施提升碳汇能力为目标的可持续经营技术。


04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开征求《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11月29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2〕14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国家标准《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05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11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宣贯实施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等国家标准,为全省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2026年起,全面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落实国家及省级各项制度要求,确保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


《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夯实碳排放双控基础、探索重点行业碳排放预警管理、加强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健全产品碳足迹应用体系、开展碳排放双控评价考核等共六项重点工作任务。


06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在全区范围内选择15个具有代表性的旗县和15个典型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激发各试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推进试点任务、实施重点项目、创新政策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旗县(区)和园区的碳达峰路径,为全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25年,试点旗县(区)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试点旗县(区)和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进展。


07

英国:就 2026 年起将航运纳入碳市场征求意见


11月29日,英国就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的改革征求意见,考虑从2026年起将航运业纳入其碳市场。该体系是英国实现气候目标的一部分,于2021年启动,旨在取代脱欧后参与的欧盟ETS。


该计划目前覆盖发电厂、大型工厂和航空公司,约占英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根据ETS,政府为各行业设定逐步递减的排放上限,并要求企业为其排放的每一吨二氧化碳购买许可证。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管理局表示,将航运业纳入该计划将使燃料价格更好地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行业聚焦


01

会议召开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标准已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的核心要素之一。欧盟作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早期推动者,在气候治理方面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中国是最主要的世界制造业枢纽,也是多年来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无论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还是气候俱乐部计划实施的碳关税政策,都要求各国积极主动适应以绿色标准为主导的经贸规则。为此,我国应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一方面,应推进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扩容,另一方面,需完善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制度。


02

会议召开 | 全球首个海洋碳中和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正式启动


11月26日,第五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此次论坛上,全球首个海洋碳中和标准提案(ISO/NP 25283-1)项目正式启动。


该提案由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团队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提出,是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标准体系的核心文件,将构建海洋碳汇以及碳中和技术框架,制定数据管理、基准线设定等方面的统一国际标准,为全球海洋碳中和领域的标准化提供重要指南。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23年成立ISO/TC8/WG15直属工作组,为海洋领域碳中和国际标准制定提供官方平台。ISO/NP 25283-1是ISO/TC8/WG15首个成功立项的国际标准提案,标志着全球海洋碳中和合作迈上新台阶,展示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该标准将为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提供坚实保障,共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03

会议召开 | 工业和信息化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金壮龙主持召开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部党组成员、领导小组副组长谢远生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要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坚持系统观念、创新驱动,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原则、特征任务和方法路径,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力度,循序渐进、持续发力。要强化顶层谋划,开展“十五五”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预研,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进一步完善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制度政策。要强化标准引领,按照急用先行、系统推进的原则,制定一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碳足迹标准体系。要强化任务落实,大力推进分行业分领域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深化工业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服务,健全节能监察体系。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工艺革新、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工业碳达峰碳中和长效机制。


04

报告发布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多家企业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


11月29日,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首次明确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提升。


根据规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蓝皮书》聚焦电力市场关键问题,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建设客观要求的市场发展规划思路、建设目标,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05

行业动态 | 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举行


11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石油和中国华能联合主办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


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是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由中国石油、中国华能牵头,联合28家单位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CCUS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搭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联动平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搭设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架构,补齐补强短板弱项,加快CCUS市场化、商业化步伐。


06

行业动态 | 中交集团举办内部试点碳交易活动


11月28日,中交集团携手北京绿色交易所在青岛成功举办公司首单内部试点碳交易活动,这是中国基建行业碳交易领域的首次成功实践。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北京绿色交易所副总经理王辉军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在本次交易中,公司依托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成功实现了平昭项目公司作为卖方的土建三分部与作为买方的土建四分部之间的首笔公路施工阶段碳排放额度的交易签约,交易量为891吨,按当日收盘价约合9.17万元。


此次内部碳交易后,中交集团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持续完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以碳资产管理和碳排放绩效评估作为基建行业全过程降碳的切入口,强化碳核算能力,提升绿色化水平,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中交力量。


07

行业动态 | 有色金属行业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发布


由中铝集团所属郑州研究院牵头,云铝股份、中铝股份、包头铝业、中铝环保等单位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解铝》近日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布的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


标准规定了电解铝产品碳足迹量化的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数据和数据质量、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产品碳足迹影响评价、产品碳足迹结果解释及产品碳足迹报告,适用于以冶金级氧化铝为原料、采用预焙阳极铝电解槽设施生产的电解铝产品的碳足迹量化,铝土矿石、冶金级氧化铝、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的产品碳足迹量化。


08

行业动态 | 国内首张内贸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量证书签发


11月29日,中远海运发展携手中检集团旗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签发国内首张内贸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量证书。


中远海运发展投资建造的两艘700TEU电动集装箱船已于2024年先后投入运营,由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承租,目前已经安全航行20多个航次,装运集装箱21000TEU。


为更好地履行生态环保责任,挖掘700TEU电动船减碳数据价值,中远海运发展于今年7月联合CQC正式启动绿色运输认证项目,以700TEU级电动集装箱船替代燃油船运输货物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核算为基础,研究货物运输环节产生的碳减排量,通过向货主发放电动集装箱船运输环节温室气体减排量证书,满足其碳减排量化需求。


中远海运发展持续推动绿色运输认证的应用场景从远洋延伸至内河航段,后续将在中远海运集团指导下,协同中远海运集运推进电动船绿色运输认证,发布Hi-Eco减碳证明并上链GSBN,借助区块链技术链接终端客户,提供可追溯的减碳证明,提升转化电动船的绿色运输价值。


09

专家观点 | 赵英民: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百万亿级别的绿色低碳投资


12月2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后十年,是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


赵英民表示,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最新测算,未来五年我国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需求就将达到16万亿元,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百万亿级别的绿色低碳投资。在强化财政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创新政策制度安排,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10

专家观点 | 陈吕军: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认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我国仍然保持战略定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三、碳市场动态



11月25日-11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6,385,886吨,总成交额2,547,215,363.03 元,最高价104.61元/吨,最低价100.53 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2,713,814吨,成交额 2,169,174,133.63 元


12月2日-12月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6,252,148吨,成交额1,579,774,536.08元,最高价102.50元/吨,最低价98.44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3,528,033吨,成交额1,308,446,615.60元。


  • 深圳
  • 北京
  • 上海
  • 香港
  • 工作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28号荣超经贸中心812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中国惠普大厦1101-3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00号华润时代广场12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香港中环渣打道3A香港会所大厦16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2021-2024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4380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38号

  联系电话:+86 755 8388 1959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