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
2.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推进绿证覆盖全部可再生能源,推进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支持轻工业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组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
4. 北京:印发《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
5. 巴西:将推出一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绿色转型计划
【行业聚焦】
1. 机构实践|IAASB:推出《可持续发展鉴证国际标准》(ISSA) 5000
2. 倡议发展|COP28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敦促G20国家在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方面展现领导力
3. 研究报告|《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4. 企业行动|卡夫亨氏宣布到 2030 年将全球原生塑料使用量减少 20% 或超过 1 亿磅的目标
5. 企业行动|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落地全疆首笔低碳转型挂钩贷款
6. 企业行动|汉莎航空签署利用生物残渣制造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协议
【碳市场动态】
7月24日-7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1.18万吨,总成交额1903.82万元。
7月31日-8月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55.45万吨,总成交额3531.41万元。
全文共4167字,阅读时间13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提出:1)开展绿色产品下乡。有条件的地区可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予以适当补贴,按照产品能效、水效等予以差异化政策支持。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2)推广绿色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健全节能低碳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鼓励先行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02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推进绿证覆盖全部可再生能源,推进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
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明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
《通知》要求:1)规范绿证核发,对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2)完善绿证交易,绿证交易采取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方式进行;3)衔接碳市场。研究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衔接协调,更好发挥制度合力。
03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支持轻工业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组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
7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1)支持轻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广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培育一批轻工领域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加速形成轻工业绿色竞争优势;2)提高热电联产比例和效率,扩大生物质能源应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开展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应用,提高行业节能降碳水平。
04
7月31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针对企业的污染和碳排放水平,包括生产前端的原辅料、污染物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流程,根据评价结果区分绿色标杆,绿色基准和普通合法企业;2)绿色企业评价采用“行业总则+分行业细则”的形式;3)绿色企业评价与现有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和低碳领跑者企业等评价工作进行衔接,绿色项目评价与“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节能减排项目和绿色企业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衔接。
05
7月27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巴西将启动一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绿色转型计划,该计划将涉及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大量投资。负责协调该计划的官员表示,将于8月或9月公布的一揽子计划将包含约100项举措,包括碳交易、生物经济和基础设施改造等6个政策领域。为了确保该计划的财务可行性,政府计划与私营部门建立伙伴关系,私营部门将为该计划提供很大一部分资金。
二、行业聚焦
01
机构实践|IAASB:推出《可持续发展鉴证国际标准》(ISSA) 5000
8月2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宣布推出《可持续发展鉴证国际标准》(ISSA)5000,这是一项侧重于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的新拟议标准,一旦获得批准,将成为全球所有鉴证从业人员可使用的最全面的可持续性鉴证标准。
ISSA 5000新拟议标准旨在增强利益相关方对可持续披露的信心,响应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的建议,并对国际会计师道德标准委员会、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全球报告倡议(GRI)等准则制定机构的工作做出补充。
02
倡议发展|COP28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敦促G20国家在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方面展现领导力
7月27日,工业与先进技术部长、COP28主席Sultan Al Jaber博士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Simon Stiell呼吁G20国家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更为领导性的作用。
领导人在声明中表示:“科学研究要求COP28取得强有力的减排成果,实现显著的排放削减,并在以往COP会议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我们敦促G20在科学和公平原则指引下发挥引领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正转型所需基础,并铺就通向可靠成果之路。”
声明中还指出:“我们必须共同采取必要措施,以负责任的方式加快我们不可避免的脱碳进程,同时使所有人都能获得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公正过渡。到 2030 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两倍,将各部门的能效提高速度增加一倍,包括加强电气化和强化冷却方法,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03
研究报告|《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7月26日,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1)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 10 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增长约千分之六的速度持续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仍未显著降低;2)过去 40 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损毁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平均每年产生约 32 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3)中国碳卫星不仅可以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精度观测,还可以同化反演全球和主要国别的净碳通量,即陆地与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净交换量。当国别或全球尺度的净碳通量等于或小于零时,就达到了国家或全球碳中和目标。经过中国碳卫星同化优化计算的全球净碳通量估算偏差大幅缩小,将年净碳通量估算偏差从 43 亿吨二氧化碳降低到 4.7 亿吨。
04
企业行动|卡夫亨氏宣布到 2030 年将全球原生塑料使用量减少 20% 或超过 1 亿磅的目标
7月31日,全球食品和饮料公司卡夫亨氏(Kraft Heinz)宣布了一项新的承诺,即在其全球包装产品组合中减少 20% 原生塑料的使用,这也是该公司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采用更具可持续性的包装方案所做努力的一部分。据估计,实现新目标将减少约 1 亿磅原生塑料的使用。这一目标建立在公司为减少塑料使用和实现更广泛的包装目标而在其产品组合中进行的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包括到 2025 年实现 100% 可回收、可重复使用或可堆肥包装的目标,以及到 2050 年实现温室气体("GHG")净零排放和到 2030 年将排放量减半的目标。
05
近日,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成功为新疆恒联能源有限公司“2x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节能一体化改造工程”发放 3.95 亿元中长期低碳转型挂钩贷款,用于支持企业实现国家和新疆地区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要求,降低现役机组发电煤耗,提升市场竞争力。据介绍,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发放的该笔贷款是新疆首笔低碳转型挂钩贷款,为新疆碳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通过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对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行业示范意义。
06
8月1日,汉莎航空集团和化学解决方案公司 HCS 集团宣布了一项新协议。从 2026 年开始,HCS 集团计划在新建的年产 6 万吨生物质 SAF 工厂生产和供应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这种 SAF 将在位于德国施派尔的 Haltermann Carless 工厂生产,初期产量预计为每年 6 万公吨,预计将成为德国第一家大规模生产生物质 SAF 的企业。
汉莎航空表示,该协议是其推动市场和推广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目标的基础。汉莎航空制定了到 2050 年实现净零目标,以及到 2030 年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比 2019 年减少一半的宏伟目标。
三、碳市场动态
7月24日-7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1.18万吨,总成交额1903.82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64.00元/吨,最低成交价58.23元/吨。本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30.00万吨,成交额1830.00万元。
7月31日-8月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55.45万吨,总成交额3531.41万元,挂牌协议交易最高成交价66.00元/吨,最低成交价62.00元/吨。本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32.55万吨,成交额2051.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