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动态 / 详情

双碳焦点|COP29召开,启动全球碳市场; 国家发改委提出尽早形成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2024年11月25日

内容摘要


【政策动向】

1.国家发改委:尽早形成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3.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4.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

5.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公开征求《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6.英国:公布2035年气候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81%以上

7.中国香港:正式发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


【行业聚焦】

1.会议召开|COP29召开,启动全球碳市场

2.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谈能源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

3.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发布《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

4.会议召开|丁薛祥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并致辞

5.报告发布|中国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

6.报告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发布我国首部蓝碳领域蓝皮书——《中国蓝碳蓝皮书2024》

7.报告发布|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白皮书

8.行业动态|中国与尼日利亚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 合作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

9.行业动态|沙特新碳交易平台在COP29亮相

10.行业动态|国开行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碳市场动态】

11月11日-11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0,332,125吨,总成交额1,050,645,829.83元

11月18日-11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5,325,684吨,成交额1,450,778,700.87元


全文共7219字,阅读时间22分钟


一、政策动向


01

国家发改委:尽早形成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在会上表示,1—10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7个,总投资9160亿元,其中审批63个、核准34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发言人介绍,《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针对区域、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五个核算场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任务。区域方面,重点是建立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数据年报、快报制度,为碳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行业方面,重点是聚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以及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解决行业间碳排放核算范围不明确问题。企业方面,重点是健全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同时研究非化石能源电力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碳汇等抵扣方法,加强和完善企业碳排放管理。项目方面,重点是构建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核算评价体系,研究设定重点行业投资项目碳排放准入水平,从项目源头控制碳排放水平。产品方面,重点是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也就是要跟踪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环节碳排放的情况,为核算产品碳排放提供基础支撑。此外,《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还明确了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和新型方法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等重点任务,为碳排放统计核算提供技术支持。


02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11月11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工作部署,加快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包括工作目标、制定范围、工作程序、编制要求、宣贯实施等内容,旨在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进行统一管理,指导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快标准研究制定,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积极构建完善的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引导企业低碳改造,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增强绿色低碳竞争力。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研究制定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团体标准推荐清单,将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03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指南》明确: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引领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服务行业巩固优势地位的作用持续增强。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突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我国锂电池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指南》在回收标准中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标准。主要规范锂电池退役、回收利用管理、分类及污染控制等相关要求。在绿色低碳标准中主要包括能源消耗限额、碳足迹与碳排放核算、管理与评价等。明确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主要规范锂电池产品、材料与部件等能源消耗限额及核算方法;碳足迹与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规范锂电池产品、材料等碳足迹计算方法和产品种类规则,以及生产企业碳排放核算;管理与评价标准主要规范锂电池产品、材料、生产企业等核查、管理、评价等,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运行环境管理、绿色工厂等。


04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


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简称“通知”),公示了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北京、上海等25个城市获得奖励资金共16.25亿元,并明确了2025年度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获得补助资金的绩效指标。  


通知附件《提前下达2025年度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整体绩效目标表》中明确了2025年度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获得补助资金的绩效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等,将根据相关指标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总体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05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公开征求《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11月15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及《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环办气候〔2024〕2号)有关要求,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促进203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现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06

英国:公布2035年气候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81%以上


英国首相斯塔默11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表示,英国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是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至少81%。由于新的目标不包括国际航空和航运的排放,英国公众不会负担过重。这个新目标与英国气候顾问委员会上月的建议一致。该建议提出,以1990年的水平衡量,英国将减排78%以上。


07

中国香港:正式发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


11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发布《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以下简称《行动纲领》)。    


《行动纲领》提出,香港预计到2030年实现,每年为使用液化天然气和绿色甲醇等燃料的远洋船舶提供超过60次加注服务,年供应绿色船用燃料超过20万吨。    


《行动纲领》以五大绿色导向策略为核心,通过十项具体行动全面落实,包括:多元燃料发展:推动液化天然气、绿色甲醇等多种燃料的加注服务。供应链建立:促进内地绿色燃料供应商与船公司合作,签署绿色燃料承购协议,建立高效供应链。基础设施支持:政府已规划港口附近一幅用地作为燃料储存,并将在明年启动发展意向书的征集工作。技术示范作业: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首次液化天然气船对船加注的示范作业。鼓励创新发展:设立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奖励计划,吸引先行企业在香港开展业务。


二、行业聚焦


01

会议召开|COP29召开,启动全球碳市场


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首日,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6.4条)下的碳信用创建标准达成共识,以确保国际碳市场在联合国监督下诚信运作。该条款的通过为全球各国正式开展碳交易奠定了基础,被视为全球碳市场的历史性时刻。  


COP29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表示,根据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第6.4条所建立的机制的规则、方式和程序”提案(FCCC/PA/CMA/2024/L.1),主席国已经注意到《巴黎协定》第6.4条的监督机构通过了第6.4条机制下的两项碳信用标准(on methodologies and on removals),向各缔约方保证第6.4条的工作将继续进行小组讨论。    


在全球化的碳市场中,数据质量和透明度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建议,中国要进一步提高碳市场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透明度,加强对数据的监测和管理,以增强国际市场对中国碳市场的信任。全球碳市场的发展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提高碳市场的金融化水平,同时加强对碳市场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确保碳市场的稳定运行。


02

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谈能源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


11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继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峰会第二阶段会议围绕“全球治理机构改革”议题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讲话。


在谈到“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建设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支持今年年内举行的气候变化、荒漠化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03

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发布《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


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成功举办“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高级别会议,会上山东省烟台市代表32个共同发起方发布《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


《倡议》呼吁全球岛屿利益相关方,在已有共识和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岛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国际零碳岛屿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气候风险,探索零碳路径,促进绿色发展,推动岛屿国际合作与交流。


04

会议召开|丁薛祥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并致辞


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并发表致辞。


丁薛祥表示,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基石,发达国家应当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履行率先减排义务,提前碳中和时间,发展中国家也要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以公平、有序、公正的方式加速能源转型,维护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绿色产品和技术的可及与革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资金和技术是关键支撑,呼吁发达国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期待这次大会达成更有力度的新资金目标,为下阶段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信心和保障。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05

报告发布|中国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


11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成功举办“加强早期预警,共筑气候适应的未来”高级别会议,并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未来三年,中国将通过四项具体务实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能力。一是系统性提供气候风险普查和评估的知识与工具,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气候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适应策略和早期预警机制奠定科学基础。二是发射3颗风云静止气象卫星,为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国家提供高频次气象灾害监测,并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早期预警技术、合作建设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三是分享中国基层防灾减灾、应急响应以及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良好实践,助力其它发展中国家提升备灾和响应能力。四是开发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旗舰项目,向有关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气象观测设备和云端早期预警系统,并在早期预警、风险评估、气候变化等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短期培训、相关专业奖学金、长期访问学者资助,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才培养,提升其应对气候变化和防范灾害风险的能力。


06

报告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发布我国首部蓝碳领域蓝皮书——《中国蓝碳蓝皮书2024》


11月17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的2024蓝碳成果发布会在青岛举办。会上,我国首部蓝碳领域蓝皮书——《中国蓝碳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


蓝皮书共分为七章,包括总体篇、产业篇、区域篇、热点篇、专题篇、政策法规篇、国际借鉴篇等,结合碳中和愿景目标,从多维度选取数据指标,针对我国蓝碳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等进行了剖析,借鉴国际蓝碳实践的成功案例与丰富经验,提供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方案、新思路。


07

报告发布|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白皮书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召开之际,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共同发布了《中国工业清洁电力:政策引领工业能源转型》白皮书,提出了持续推进中国工业领域清洁电力部署所需政策支持的两大主题:


- 推动工业储能升级:通过引导储能有序发展和商业创新,完善储能参与的电力市场建设,赋能储能运营效益提升。近年来,储能行业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中国规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8.7GW,在全球新型储能领域重返装机榜首。2022年,中国表前储能占新增储能的93%,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工商业储能预期有较强的增长空间。


- 扩大绿电消费规模:通过优化绿电市场顶层设计、促进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鼓励企业长周期绿电采购,激励工业领域企业采购外部绿色电力。尽管中国绿电资源丰富、市场化交易政策陆续出台,中国绿电交易活跃度普遍偏低。2023年全年绿电省内市场交易量为537.7亿千瓦时,占省内交易总量的1.2%。现阶段工业领域企业对场外绿电规模化采购仍持犹豫的态度,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将是扩大绿电消费规模的关键。


08

行业动态|中国与尼日利亚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 合作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


11月15日,在COP29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与尼日利亚环境部签署关于合作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的谅解备忘录。


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共同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莱基低碳示范区(简称莱基低碳示范区),通过共同编制莱基低碳示范区发展规划、开展相关交流研讨和能力建设活动,为尼日利亚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支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综合开发区探索能源、建筑、交通等低碳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建设莱基低碳示范区既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十百千”倡议的具体举措,也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实施的“非洲光带”务实合作项目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合作备忘录,举办300多期能力建设培训班,为有关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0000余人次专家和技术人员。


09

行业动态|沙特新碳交易平台在COP29亮相


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沙特阿拉伯的区域自愿碳市场公司(RVCMC)推出了一个新的碳交易平台,旨在通过拍卖和交易碳信用,为全球的高质量气候项目提供资金。该碳交易平台不仅将提供拍卖和区块链交易功能,还计划到2025年扩展到现货市场。平台采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卫星图像和人工智能验证工具,确保碳抵消项目能产生真正的环境影响。


RVCMC首席执行官Riham El-Gizy表示,该平台将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买家实现脱碳目标,支持其气候可持续性和碳中和目标。RVCMC由沙特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和沙特证券交易所集团共同成立,旨在促进沙特及更广泛的中东和北非地区自愿碳市场的繁荣。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促成多次创纪录的拍卖。


此次平台发布吸引了22家沙特和国际企业的参与,显示了市场对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强烈兴趣和承诺。平台的首场拍卖将交易超过250万吨高质量碳信用,参与企业包括行业领导者如沙特阿美贸易公司、Ma'aden和海湾国际银行。


10

行业动态|国开行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11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清算所面向全球投资人成功发行50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1.35%。截至11月16日,国开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990亿元。


本次发行的债券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碳汇林、水污染集中治理、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河湖与湿地保护、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理等项目。据测算,相关项目按照绿色金融债券支持比例折算后,预计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67.03万吨、节约标准煤24.43万吨。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部副总经理顾仲辉表示,国开行将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做好绿色债券发行,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三、碳市场动态



11月11日-11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0,332,125吨,总成交额1,050,645,829.83元,最高价106.02元/吨,最低价103.58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8,917,702吨,成交额901,960,329.84元。


11月18日-11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5,325,684吨,成交额1,450,778,700.87元,最高价105.10元/吨,最低价104.51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3,330,649吨,成交额1,241,805,991.16元。


  • 深圳
  • 北京
  • 上海
  • 香港
  • 工作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28号荣超经贸中心812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中国惠普大厦1101-3室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00号华润时代广场12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工作地址:香港中环渣打道3A香港会所大厦16楼

    联系邮箱:info@governance-solutions.com

© 2021-2024 鼎力可持续数字科技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4380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38号

  联系电话:+86 755 8388 1959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