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下称《指南》)。首批《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结合上市公司重点难点问题和现阶段实践,着眼于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管理流程,并为编制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ESG)报告提供工具箱和百宝书。
发布目的
推动实践先行,增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意识。
辅助上市公司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具体参考。
逐步健全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体系,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
《指南》与《指引》:协同共进,规范披露
《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指南》)基于《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指引》)细化而成,旨在规范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促进实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完善披露制度。《指南》作为《指引》的实施指南,未增加新的强制性要求,减轻了上市公司的披露负担。
《指引》作为自律监管的指引性文件,规定了上市公司披露的核心规则,包括主体、时间、原则、形式和内容,具有强制性。《指南》则提供实操指导,帮助公司落实《指引》要求,两者共同构成披露规则体系。
《指南》属于自律监管指南层级,专注于实际操作,提供治理架构、双重重要性评估、四要素披露框架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和示例,包含概念解释和索引,确保上市公司准确理解和应用《指引》,提升报告质量。
《指引》与《指南》的异同
解读《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
《第一号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指南于《指引》的根基之上增添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其关键更新涵盖了对重要名词的精准定义以及评估方式、常见可持续发展 / ESG 治理架构中人员构成与职权范围的明晰,还有制定应对 “影响、风险和机遇” 的策略、方法和规划的具体途径等。详细内容概括如下。
01 总体要求
《指南》在强制披露及自愿披露主体的范围界定、报告范围以及发布方式上,均沿用了《指引》的相关要求。同时,新增了针对相关议题在不同情况下是否同时满足双重重要性的具体披露要求,使披露规则更加细致和全面。
《指南》对不同重要性的披露要求
《指南》特别说明了豁免披露的范围。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指南》将符合“确不适用相关条款、议题对其不具有财务重要性或影响重要性的”公司,纳入可选择替代披露的范围。
02 重要性议题识别和重要性分析
明确具有财务重要性或影响重要性的议题,均可称为“重要性议题”。建议议题重要性分析流程并给出详细操作流程示例,包括建立议题清单、议题重要性的评估与确认、分析议题结果和披露图示等等。
《指南》在财务重要性的评估与量化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同时针对判定重要性程度的定性定量阈值等关键内容给出了丰富且详尽的示例,从而为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过程中提供了更为明确和具有操作性的参考依据,助力其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要求,有效提升报告的编制质量和信息披露水平。
03 治理部分
《指南》详细阐释了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 ESG 治理架构,设定各层级的工作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就建立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报告与监督机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法,涵盖建立董事会监督机制的流程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 / ESG 治理的有效机制。
04 战略
《指南》在《指引》的基础上,进一步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出建议:
05 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
《指南》深入聚焦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识别、评估 “影响、风险和机遇” 的关键流程,以及监测与管理这些重要因素的有效方法,包括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监测流程以及采取管理措施等三个步骤开展工作。
《指南》正式稿细化了识别、评估可持续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流程需涵盖因素,增加了大量技术细节,包括采用的方法和关键假设,使用的输入值和参数及其来源,评估性质、可能性和规模的方法,如何考虑优先级等等,对公司明确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的流程提供明确的建议。
06 指标与目标
对目标及指标来源和在公司内部建立ESG指标管理体系的方法给出参考。指标来源可以是法律法规、《指引》、公司自身需要,也可以是日益发展健全的国家标准。对于ESG指标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给出了《ESG指标管理手册》大纲参考。
07 报告披露
《指南》给出详细的披露框架建议,涵盖了战略、目标、指标三个层面。
在战略披露方面,为企业清晰指明了方向;在目标层面,对于设定目标的披露给出明确的规范,目标进度披露同样有着详细的示例,如要求逐年披露目标实现进度。
在指标层面,对其定义、类型、计算方法及关键假设均有涉及,确保企业能够准确把握。此外,针对披露项的内容要点也提供了全面指导,其中定性披露项需要具备如能源利用相关的运营环节、治理结构、规划、管理流程和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要点,定量披露项则必须明确其定义、计算公式、参数以及依据,例如综合能源消耗量及按能源类型分类的相关计算和参数来源等,从而帮助上市公司企业全面、规范、精准地进行信息披露。
鼎力持续跟进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与国内ESG信披监管规定的动态,基于人工智能、自然语义识别等尖端技术,结合团队丰富的ESG和气候风险研究经验,为金融机构集成最全面、最具实质性的ESG与气候风险评估数据集。同时,鼎力利用自研的碳管理一站式平台——碳管易®,为广大企业整合客户需要、市场竞争、国家政策、资本关切,将纷繁复杂的碳排放信息转换为决策支持信息,促进可持续发展。
供稿:ESG研究部 韦霄娜 张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