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作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规划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核心工具,明确了我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部署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等4个优先领域,每个优先领域下设6至8个优先行动,广泛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执法监督、宣传教育、社会参与、调查监测评估、保护恢复、生物安全管理、生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惠益分享、气候与环境治理、投融资、国际履约与合作等内容,为各部门、各地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虽然光伏发电可以真正实现零排放、无噪音、无污染,但在光伏制造产业链中,有不少生产运营环节会产生碳排放,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上游硅料硅片、中游电池组件、下游电站建设和运维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碳排放。因此,对光伏上市公司而言,对碳排放进行全链条管理,切身践行ESG理念尤为关键。
1月11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旨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见》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1月12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以视频形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塔克、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尼希达作为工作组专题小组组长出席会议并发言。
2024年1月3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河北证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旨在推动内地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和规则的接轨,吸引绿色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及葡语系国家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在中国,可持续金融起步较晚,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这直接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接受程度。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可持续金融在实践中,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金融市场的作用发挥有限。
12 月 22 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集中发布了深证国企ESG指数、深证民企ESG指数、深证ESG成长指数、深证ESG价值指数4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市ESG表现领先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深市ESG指数体系。
随着近年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标准指引、政策法规、企业实践等方面不断完善,中国ESG投资按下“加速键”。那么中国ESG投资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何?
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包括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及技术开发区,要求名单中的城市和园区,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各试点城市和园区需要履行主体责任,将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
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面建立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全面落实禁止使用有毒有害快递包装要求,快递行业规范化管理制度有效运行。